真题

首页> 免费试题>教师资格> 小学> 真题

2016年上半年(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答案及解析

来源于:傲卓教育              日期:2016/03/14

2016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试题(小学)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5.BDCBA    6-10.CABAA    11-15.CBDAC    16-20.CABCA

      二、简答题
      21.【解析】

      马斯洛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由需要引起,需要系统由低级到高级包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求知的需要、审美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共七个层次。其中,前四个层次属于匮乏性需要,后三个层次属于成长性需要。

      一般情况下,当某种低层次的需要得到部分满足后,就会向高层次的需要发展。同一时期,一个人可能有多种需要,但每一时期总有一种需要占支配地位,对行为起决定作用。任何—种需要都不会因为更高层次需要的发展而消失。高层次的需要发展后,低层次的需要仍然存在,只是对行为影响的程度大大减小。

      22.【解析】

      从群体的角度看,首先表现为男女性别的差异。它不仅是自然性上的差异,还包括由性别带来的生理机能和社会地位、角色、交往群体的差别。其次,个别差异表现在身心的所有构成方面。其中有些是发展水平的差异,有些是心理特征表现方式上的差异。

      23.【解析】

      尊重小学生权益,以小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和发挥小学生的主动性;遵循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教学规律,提供适合的教育,促进小学生生动活泼学习和健康快乐成长。

      三、材料分析题
      24.【解析】
      (1)唐老师与家长沟通的做法秉承了正确的家校沟通理念,值得肯定。

      首先,这种做法体现了教师与家长的平等地位。家长和教师都是能够对学生施加教育影响的教育主体。在对学生的教育中具有平等的教育地位。案例中的唐老师在面对家长的质疑时,能够摆正心态,以平和心态去对待家长,体现了民主平等的地位。

      这种做法具有很强的教育性。教师具有专业的教育理念、知识和能力,相较于家长而言,具备更好的教育效果。案例中的唐老师针对学生的特殊情况做出了个别、深入细致的指导,不仅有助于学生成长,还能转变学生家长的观念和认识,起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2)家校合作中应遵循以下基本要求:

      第一,教育性。家校合作应使学生、家长和教师都能够得到教育意义。

      第二,发展性。家校合作应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

      第三,针对性。家校合作应该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第四,有效性。家校合作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发展,最终必须耍完成预定目标。

      25.【解析】
      (1)杨老师通过故事导入法引导课程,符合小学生的特点,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与兴趣。材料中杨老师采取的导入方式是故事导入法,所谓故事导入法是指教师通过生动形象地讲述故事或事例来感染学生,从而顺利、生动地导入新课。本节课是数学课,若直接讲解分数的理论知识,不仅学生难以理解,也容易打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而杨老师通过给猴子分饼的故事引导出课题,不仅能够吸引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同时也能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是紧密联系在—起的。

      (2)导入方式有很多,常用的有:

      ①直接导入是教师直接阐明本节课的学习内容、目标和要求的导入方法。直接导入是最简单和最常用的—种导入方法。

      ②教师在课前根据课文内容准备一些实物.给学生提供感性认识和思维的依据,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师生双方都有话可谈。

      ③情景导入是指教师在上课时利用现有的综合媒体如幻灯、录音、课件、视频或图片等,带学生入情入境,引起学生的共鸣。

      ④提问导入是指教师通过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激起学生的思维,引出新的教学内容的导入方法。

      ⑤复习导入是指教师通过带领学生复习原有知识内容中与新知识相联系的有关内容,提出符合学生知识水平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小测验等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作为新旧知识联系的支点,导入新课。

      ⑥悬念导入是指在导入新课时,提出大多数学生看起来与本课教学内容无大关系,实则联系紧密的典型问题,并能迅速激发学生思维的方法。

      ⑦故事导入是指教师通过生动形象地讲述故事或事例来感染学生,从而顺利、生动地导入新课。

      ⑧游戏导入是指教师精心设计一些知识性、趣味性强的游戏,使学生不知不觉地进入学习情境的导入方法。

      四、教学设计题

      26.【解析】

      (1)此诗通过对草原上野草的描绘,抒发送别友人时的依依惜别之情。它可以看成是一曲野草颂,进而是生命的颂歌。“草”作为中心词,构成全诗意境的主体意向,全诗借景写情,蕴含深刻,刻画形象生动,赞美—种顽强向上的生命精神。

      (2)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通过学习,能够认识离、岁、枯、荣、野、烧等6个生字,正确书写离、枯、荣等3个生字,理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叉生”的含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②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集体讨论的方式,感受小草生长的过程,体会诗人情感升华的过程,获得初步分析与观察的能力。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感受到小草蓬勃生长的美感,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以及顽强向上的意志。

      (3)【解析】“枯”的写字指导过程

      教师:我们在理解了诗人的伟大情感之后,学习生字“枯”的正确写法。哪位同学能够告诉我,“枯”字是什么结构?

      学生:左右结构。

      教师出示教学PPT,呈现田字格版的“枯”字,问: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这个左右结构的“枯”字,有什么特点,

      学生:左面窄右面宽。

      教师总结:同学好眼力,这节课我们就要完成写好左右结构“枯”字的任务,下面老师给大家—个口诀。(ppt呈现口诀)

      体形窄,作边站,横向短,捺笔收,右边宽,要舒展,笔画穿插不分家,左右谦让才美观。

      教师示范学生练习。

      边板书,边讲解,并强调“木”字横要短,撇捺伸展开。

      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评议展示。

      最后教师与学生共同复述口诀。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