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题

首页> 免费试题>教师资格> 中学> 真题

2020年下半年(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解析

来源于:傲卓教育              日期:2020/11/04

2020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

《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真题及答案解析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50分。

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 

1.世界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的文献是(  )。

A.《学记》

B.《论语》

C. (论演说家的教育》

D.《理想国》

【答案】A。本题考查的是《学记》的地位。《学记》是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被称为“教育学的雏形”。因此,本题选A。
B项:孔子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和教育思想家,以他为代表的儒家文化对中国文化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孔子的教育思想在他的言论记载《论语》中得到充分的反映。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论演说家的教育》》(也可译为《雄辩术原理》),是古代西方(世界上)第一本教学法论著、西方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作者是昆体良。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理想国》是柏拉图的代表作,他是最早提出“寓学习于游戏”的人,并将算术、天文、几何、音乐理论四门课程(后来成为“四艺”)列入教学科目,与智者的三艺合称为“七艺”。与题干不符,排除。
综上,本题选A。

2.对儿童青少年的成长发展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是(  )。

A.遗传素质

B.环境

C.教育

D.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答案】C。本题考查的是学校教育的地位。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因此,本题选C。
A项:遗传是指从上代继承下来的解剖生理上的特点,这些生理特点也称为遗传素质。遗传是个体发展的物质前提。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环境,泛指个体生活以及并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一切外部因素,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个体的主观能动性也称意识的能动性,是人类特有的反映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作用。个体在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中所表现出来的个体主观能动性,是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与题干不符,排除。
综上,本题选C。

3.我国当前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举措反映了哪一因素对教育的影响?(  )

A.生产力

B.政治经济制度

C.文化

D.人口

【答案】A。本题考查的是生产力对教育的影响,生产力影响着教育结构,教育结构包含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在内的各种不同类型和层次的学校组合和比例构成。题干中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是生产力对教育提出的要求。因此,本题选A。
B项: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制约教育的性质、制约教育的宗旨和目的、制约教育的领导权、制约受教育的权利和程度、制约教育内容、教育结构和教育管理体制。题干中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无关,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文化知识制约教育的内容与水平、制约教育环境与教育模式、制约教育的传统与变革,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人口的数量和增长制约教育事业的规模、速度;影响教育的质量;影响着教育的发展;人口流动影响教育。与题干不符,排除。
综上,本题选A。

4.在学制发展过程中,有些国家规定学生在小学和物中阶段接受统 的基础教育,打中以后可以接受普通教育或职业教育。这些国家的学制类型属于()。

A.单轨学制

B.双轨学制

C.多轨学制

D.分支型学制

【答案】D。本题考查的是分支型学制的含义。分支型学制也称中间型学制或是 “Y” 型学制, 这种学制既有上下级学校间的相互衔接, 又有职业技术学校横向的相互联系, 形成了立体式的学制。代表国家有:中国、前苏联。题干中小学和初中阶段接受统一的基础教育,之后接受普通教育或者职业教育属于分支型学制的特点。因此,本题选D。
A项:单轨学制指从小学直至大学、在形式上任何儿童都可以入学。这种学制有利于教育的普及,代表国家是美国。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西欧双轨制以英国的双轨制为典型代表,法国、西德等欧洲国家的学制都属这种学制。双轨制一轨自上而下,其结构是大学(后来也包括其他高等学校)—中学(包括中学预备班);另一轨从下而上,其结构是小学(后来是小学和初中)—职业学校(先是与小学相连的初等职业教育,后发展为和初中相连的中等职业教育)。双轨制有两个平行的系列。这两轨既不相通,也不相接,最初甚至不对应,因为一轨从中学开始,一轨只有小学。这样就剥夺了在群众性小学上学的劳动人民子女升入中学和大学的权利。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为干扰项,排除。与题干不符,排除。
综上:本题选D。

5.卢梭从自然教育观出发, 提出培养自然人的教有目的。这种教有目的观属于(   )。

A. 社会本位论

B. 个人本位论

C. 宗教本位论

D.自然本位论

【答案】B。本题考查的是个人本位论的代表人物。个人本位教育目的论的观点有: 从个体本能需要出发, 强调教育要服从人的成长规律和满足人的需要; 注重教育对个人的价值; 主张教育的目的是培养 “自然人”, 发展人的个性, 增进人的价值, 促进个体自我实现。代表人物有卢梭、 裴斯泰洛奇、 洛克、福禄贝尔、 孟子等。因此,本题选B。
A项:社会本位教育目的论的观点是: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注重教育的社会价值;主张教育目的是培养合格公民和社会成员;教育是国家的事业;评价教育要看其对社会发展的贡献指标。代表人物有中国古代的孔子和国外的柏拉图、涂尔干、凯兴斯泰纳、孔德等。题干说的是卢梭,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宗教本位论宗教本位论主张使人在宗教的影响下,以皈依上帝为其生活理想,把人培养成虔诚的宗教人士。其代表人物有奥古斯丁、托马斯·阿奎那等。宗教本位教育目的在中世纪漫长的时间内长期占据着西方教育思想的统治地位,它强调教育对人的精神世界的作用。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为干扰项,排除。与题干不符,排除。
综上,本题选B。

6. 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结构方面的重大改革。作为一门必修课,其开设的范围是(   )。

A. 从幼儿园到初中  

B.从小学到初中  

C.从初中到高中  

D.从小学到高中

【答案】D。本题考查新课改。新课改强调要增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设时间是从小学一年级一直到高中毕业。故D项正确。A选项:国家不要求幼儿园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排除。B选项:小学到初中表述不完整,应该包括高中,排除。C选项:初中到高中表述不完整,应该包括小学,排除。综上,本题选D。

7.要充分发挥课程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就必须编制好三个文本,这三个文本是(     )。 

A.课程计划、课程目标、课程内容

B.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

C.课程方案、课程标准、课程内容

D.课程方案、课程实施、课程评价

【答案】B。本题考查课程内容的三个层次(三个文本)。课程内容的三个层次(三个文本)按照从宏观到微观分别为: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材与教科书。故B选项正确。
A选项: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不属于课程内容的三个层次,排除。
C选项:课程方案、课程内容不属于课程内容的三个层次,排除。
D选项:课程方案、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均不属于课程内容的三个层次,排除。
综上,本题选B。

8.20世纪后半叶美国出现了一种教学组织形式,在世界各国产生了重大影响,小班讨论和个人自学按一定比例结合起来,这种教学组形式是(   )。

A. 特朗普制

B. 道尔顿制

C. 文纳特卡制

D. 贝尔一兰卡斯特制

【答案】A。本题考查国外几种常见的教学组织形式。特朗普制是20 世纪50 年代出现于美国,由教育学教授劳伊德·特朗普创立。它把大班上课、小班讨论、个人自学结合在一起,以灵活的时间单位代替固定统一的上课时间。教学时间分配为:大班上课40%,小班研究占20%,个人自学40%。故A选项正确。
B选项:道尔顿制是一种典型的自学辅导式的教学组织形式。教师每周进行有限的集体教学,然后指定学习内容,学生接受学习任务后,在各专业课堂自学,独立完成作业,然后接受教师考查,又接受新的学习任务。与题干不符,排除。
C选项:文纳特卡制是美国人华虚朋于1919年在芝加哥市郊文纳特卡镇公立学校实行的教学组织形式。这种教学组织形式将课程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按学科进行,由学生个人自学读、写、算和历史、地理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另一部分是通过音乐、艺术、运动、集会以及开办商店、组织自治会来培养学生的“社会意识”。与题干不符,排除。

9.新课程改革以来,不少中学把“档案袋评价作为评价学生的方式之一,这种评价属于属于(   )。

A. 诊断性评价

B. 形成性评价

C. 终结性评

D. 标准性评价

【答案】B。本题考查教学评价类型。按照评价功能的不同,可以把评价类型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进行过程中,为引导教学前进或使教学更为完善而进行的对学生学习结果的确定。它能及时了解阶段教学的结果和学生学习的进展情况、存在问题等,以便及时反馈,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工作。题干中“档案袋评价”档案袋评价侧重记录学生的成长过程,因此是一种形成性评价。B选项正确。

A选项:诊断性评价也称教学前评价或前置评价。一般是在某项活动开始之前,为使计划更有效地实施而进行的评价。与题干不符,排除。

C选项:终结性评价又称事后评价,一般是在教学活动告一段落时为把握最终的活动成果而进行的评价。例如,学期末或学年进行各门学科的考核、考试。与题干不符,排除。
D选项:标准性评价为干扰项,排除。
综上,本题选B。

10.班主任王老师在“每月一星”活动中,将表现好、进步大的学生照片贴在“明星墙”上以示奖助。王老师运用的方法是(   )。 

A. 说服教育法

B. 实际锻炼法

C. 品德评价法

D. 情感调酒法

【答案】C。本题考查德育方法。品德评价法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要求和标准,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进行肯定或否定的评价,促使其发扬优点、克服缺点、督促其不断进步的一种方法。常见的形式有表扬、奖励、处分、评比等形式。题干中“将进步大的学生照片贴在明星墙上以示奖励”,体现了品德评价法。故C正确。
A选项:说服教育法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常见形式包括:参观、谈话等。与题干不符,排除。
B选项:实际锻炼法是有目的地组织学生进行一定的实际活动以培养他们的良好品德的方法。常见形式包括:练习、委托任务和组织活动等。与题干不符,排除。
D选项:情感陶冶法是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陶冶包括:人格感化、环境陶冶和艺术陶冶等。与题干不符,排除。
综上,本题选C。

11.子路对教育的作用不以为然,说:南山有竹,人不去管它,照样能牙透犀牛皮。孔子对他说:若是将欣来的竹子刮光照样长得直:欲来当管,岂不射得更深吗?子路接受了孔子的教诲,成了孔子的门生。孔子的做法体现了哪一教育原则?(    )

A. 教育影响的致性、 连贯性原则

B.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C. 长善教失原则

D. 疏导原则

【答案】D。本题考查的是德育原则。疏导性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D项正确。
A项: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是指进行德育应当有目的、有计划地把来自各方面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加以组织、调节,使其相互配合,协调一致,前后连贯地进行,以保障学生的品德能按教育目的的要求发展。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理论联系实际原则也称知行统一原则,是指教育者在德育过程中,既要重视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思想道德的理论教育,又要重视组织学生参加实践锻炼,将提高认识和行为养成结合起来,使学生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长善救失原则,长善救失原则是指在德育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依靠和发扬学生的积极因素去克服他们的消极因素,促进学生道德成长。与题干不符,排除。
综上,本题选D。

12.建华在听课过程中会不由自主地玩手机或做小动作。这种现象属于 (   )。

A. 注意集中

B. 注意分散

C. 注意分配

D. 注意转移

【答案】B。本题考查的是注意的品质。注意的分散即平常所说的“分心”,注意的分散是指由于无关刺激的干扰,注意不自觉地离开当前应当完成的活动任务。根据题意,B项正确。
A项:注意集中,指心理活动停留在被选择对象上的强度或紧张度,它使心理活动离开一切无关的事物,并且抑制多余的活动。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注意分配,是人们在进行两种或多种活动时能把注意指向不同对象的现象,比如教师一边上课一边观察学生。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注意转移是根据新任务主动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与题干不符,排除;
综上,本题选B。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