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题

首页> 免费试题>教师资格> 小学> 真题

2020年下半年(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解析

来源于:傲卓教育              日期:2020/11/04

2020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真题及答案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 

1.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论语》中这句话体现的教育思想是(    )。

A.启发诱导  

B.因材施教

C.有教无类  

D.诲人不倦

【答案】C。本题考查的是孔子的教育思想。在教育对象上, 孔子提倡 “有教无类”、“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指的是只要是主动给我十条干肉作为见面礼物的,我从没有不给予教诲的。这打破了贵贱、贫富和种族的界限, 把受教育的范围扩大到贫民。因此,本题选C。
A项:孔子主张:“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 即启发性教学原则, 孔子认为教师的启发应建立在学生思考的基础上, 启发后, 再让学生思考, 获得进一步的领会。孔子是世界上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的教育家。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孔子主张因材施教, 实行的前提条件是承认学生间的个体差异, 并了解学生的特点。要 “视其所以, 观其所由, 察其所安”, 就是说, “要注意学生的所作所为, 观看他所走的道路, 考察他的感情倾向”, 这就可以把一个人的思想面貌了解透彻, 然后针对学生不同的性格、 志趣、 才能和特长等给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 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如 “求也退, 故进之;由也兼人, 故退之”。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孔子强调要耐心地、不厌倦地教导别人。与题干不符,排除。
综上,本题选C。

2.小学教育要抓住儿童发展的“关键期”,这是由于个体身心发展具有(    )。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均衡性  

D.个别差异性

【答案】C。本题考查的是个体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个体发展的不平衡性,又称为不均衡性,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在不同年龄阶段变化是不平衡的。例如,青少年的身高和体重有两个生长的高峰期。其次是不同方面发展的不平衡性。对我们的教育启示是抓住关键期,因此,本题选C。A项:儿童从出生到成人,他们的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过程,这一过程体现了一定的顺序性,对教育的启示是循序渐进的促进人的发展。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阶段性是指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对教育的启示是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个别差异性强调每个学生发展的速度、水平及发展的优势领域千差万别,对教育的启示是因材施教。与题干不符,排除。
综上,本题选C。

3.199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宗迪恩会议上提出:“每一个人,无论他是儿童、青年还是成人——都应能获益于旨在满足其基本学习需要的受教育机会。”这是提倡教育应具有(    )。

A.全面性  

B.全民性

C.基础性  

D义务性

【答案】B。本题考查的是教育发展基本形态。教育的全民化即所有人受教育, 特别是适龄儿童都进入小学, 所有中青年都脱盲。因此,本题选B。
A项:全面性强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基础性是义务教育教学计划的特点,强调充分保证为学生的各种素质全面和谐地发展打下良好基础。课程门类要齐全,不能重此轻彼,各门课程的课时比重要恰当。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义务性强调公民或法人按法律规定应尽的责任,与题干不符,排除。
综上,本题选B。

4.2016年颁布的《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明确提出,青少年法治教育的核心是(    )。

A.公民教育  

B宪法教育

C.纪律教育  

D.核心价值观教育

【答案】B。本题考查其它法律法规。《青少年法制教育大纲》指导思想明确提出:开展青少年法治教育,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以宪法教育为核心,把法治教育融入学校教育的各个阶段,全面提高青少年法治观念和法律意识,使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成为青少年的共同追求和自觉行动。B项当选。
A和C项:公民教育、纪律教育为干扰选项,排除A、C项。
D项:《青少年法制教育大纲》提出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故为干扰选项,排除D项。
综上,本题选B。

5.做“好老师”应具有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和仁爱之心的特质,这是由下列哪位党和国家领导人提出的?(    )。

A.邓小平 

B江泽民

C.胡锦涛  

D.习近平

【答案】D。本题考查的是教师素养。习总书记曾提出广大教师要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因此,本题选D。ABC项:为干扰项,排除。综上,本题选D。

6. 在设计教育调查问卷时,应避免将权威论断、个人观点包含在问题之中。这体现的问卷设计原则是(    )。

A.面向对象  

B.价值中立

C.语句简洁  

D.避免社会认可效应

【答案】B。本题考查问卷设计的原则。问卷中在设计问题时要保持价值中立原则,即问题要公正客观,不能有暗示性,主观性,不能将个人观点隐含在其中。题干描述就是价值中立原则的表现,B项正确。A项:面向对象指的是问题设计要有针对性和适用性,与题干不符,排除。C项:语句简洁是指问卷要明确、具体、简洁,语言要通俗易懂,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社会认可效应指被访者故意隐瞒事实或夸大报道的扭曲性回答反映出一种社会遵从意愿,即尽可能的使自己的答案接近社会认可的“正确答案”,这会降低答案的正确性。为了减少社会认可效应设计问题时可以给敏感题目提供背景信息或者设计辅助题目。与题干不符,排除。
综上,本题选B。

7.小学生疾跑后不能立刻站立不动或坐下,须继续慢跑一小会儿,主要原因是(    )。

A.防止低血糖晕倒  

B.有利于氧债的偿还

C.防止重力性休克  

D.有利于心功能恢复

【答案】C。疾跑后不能立即站立不动,而应继续慢跑并调整呼吸,然后再停下来,以防发生重力性休克。重力性休克是当运动者突然终止运动时,肌肉的收缩作用骤然停止,使大量血液聚积在下肢,造成循环血量明显减少,血压下降,心跳加快而心搏出量减少,脑供血急剧减少而造成晕厥。因此疾跑后不能立即站立不动,需继续慢跑,防止重力性休克。本题正确项是C。ABD均为干扰选项。故本题选C。

8.根据耶克斯多德森定律,若要求学生完成较容易的学习任务,教师的学习动机强度控制在(    )。

A.较高水平  

B.较低水平

C.中等水平  

D.任意水平

【答案】A。本题考查学习动机与学习效率的关系。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之间的关系并不是一种线性关系,而是倒U形曲线关系,耶克斯多德森定律表明,动机不足或过分强烈都会影响学习效果。其中,中等强度的动机最有利于任务的完成,即动机强度处于中等水平时,工作效率最高。此外,动机的最佳水平还随任务性质的不同而不同:在学习较复杂的问题时,动机强度的最佳水平点会低一些;在学习任务比较简单时,动机强度的最佳水平点会高一些。题干中,当完成较容易的任务时,应将心理紧张程度控制在较高水平。A项正确。
BCD三项: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A。

9.小学生在背诵一篇较长课文时,往往中间部分比开头和末尾部分遗忘较多,这是因为其记忆受到了(    )。

A.前摄抑制  

B.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

C.倒摄抑制  

D.倒摄抑制和干扰抑制

【答案】B。本题考查记忆的理论。干扰说认为遗忘是因为在学习和回忆之间受到其他刺激的干扰所致。一旦干扰被排除,记忆就能恢复,而记忆痕迹并未衰退,这种学说可以用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来说明。其中,前摄抑制是指先前学习的材料对后来学习的材料的回忆或再认产生的干扰;倒摄抑制是指后来学习的材料对先前学习的材料的回忆或再认产生的干扰。题干中的开头和结尾比较好,中间遗忘最多是遗忘中的“系列位置效应”,这种现象就是中间部分受到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的双重抑制的结果。B项正确。
AC两项: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都只是单一抑制,只能解释开头和结尾比较好,不能解释完整的系列位置效应。说法不全面,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干扰选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综上,本题选B。

10.划分机械学习与有意义学习的主要依据是(    )。

A.学生是否主动学习  

B.学习目的是否为解决问题

C.学生是否理解学习材料  

D.学习内容是否由学生发现

【答案】C。本题考查奥苏伯尔的学习理论。奥苏伯尔根据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结构的关系把学习分为机械学习与意义学习。机械学习就是学习者并没理解符号所代表的知识 ,只是依据字面上的联系,记住某些符号的词句或组合,死记硬背。有意义学习是指当前的学习与已有知识建立起实质性的、有意义的联系,即理解性的学习。故机械学习与有意义学习划分的主要依据是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结构的关系,即学生是否理解学习材料。C项正确。
A项:根据学生是否主动可以分为主动学习和被动学习,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根据学习目的是为解决问题还是掌握知识可以分为初级学习和高级学习,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根据学习内容是主动呈现还是由学生发现可以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与题干不符,排除。
综上,本题选C。

返回